CAH05什麼是人智醫學?
Was ist Anthroposophische Medizin?
NT$450
CNY$128.00 USD$18.0
CAH05人智學療育與健康系列
全面解讀人智醫學
什麼是人智醫學?
Was ist Anthroposophische Medizin?
全球中文版譯自德文原著最新版
作者:米凱拉·葛羅克勒Michaela Glöckler 譯者:韋萱
出版者:宇宙織錦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12
頁 數: 268頁 色彩: 黑白(平裝) ISBN:978-626-97133-0-1
定價: NTD$450.00 CNY$128.00 USD$18.0
2023年春天,人智醫學甫由WHO認可並確認了人智醫學培訓的第一套基準,正式成為輔助醫學的重要成員。本書出版正逢其時,作者——當代最受推崇和敬重的前輩人智醫學家米凱拉·葛羅克勒——將深奧的人智(醫)學基礎知識涵融在深入淺出的例證與層次分明的闡述中,透過閱讀本書能幫助我們得到「什麼是人智醫學」最專業、最完整的圖像,同時開啟與人智醫學攸關健康與生命的永恆對話。
【寄書/時間】:2024年3月29日起
選擇數量:
產品說明僅供內部教育以及特定人士閱讀,切勿用做廣告宣傳用途!如欲閱讀產品說明請先登入會員。
內容簡介:
起源於歐洲的人智醫學(Anthroposophic Medicine, AM)是一種整合醫學(TCI)體系,在國際上越來越受重視與歡迎,在歐美和亞洲部分地區已整合在常規醫學的門診與醫院中。它結合了常規醫學的實踐方式,以及人智學對人與自然的靈性理解,透過以發展為導向的方法,將患者及其故事置於中心,還有其內在對社會治療的承諾,早成為使人信服的醫療和健康照護方式。作者米凱拉·葛羅克勒(Michaela Glöckler)以其卅年人智學總部瑞士歌德館醫學部部長的歷程與關懷、資深人智學兒科醫師和華德福校醫的身影,描述了人智學治療方法的發展現況,及其診斷與治療的範圍。她關切如何讓人們意識到疾病與健康的社會影響層面,闡述命運的問題,並指出個人可以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做什麼努力。這一本資訊豐富的書,言簡意賅地介紹了人智醫學的所有範疇,也闡明了為什麼科學方法的多元性與治療自由性,對進一步發展衛生保健系統以及對疾病的現代化理解至關重要。
目次:
前言
什麼是人智醫學?
人智醫師如何工作?
醫學裡為什麼有人智學?
哲學的觀點
自我教育的觀點
靈性科學的觀點
人類學的觀點與人的圖像
對健康與疾病的理解
生理學的思考方式與治療方法
人的四個本質身體與亞里斯多德的範疇論
身體與心魂的相關性
本質身體在建構身體與解放身體上的工作範式
胚胎發育的法則性與藝術治療的有效性
思想的發展與身體的成熟及有機體的衰老相符應
健康與疾病
睡眠與清醒以及疾病的出現
生命歷程中典型疾病的意義-疾病與命運
命運與再度化身入世
邁向個人及社會健康的教育
數位化時代的感官照護
倫理與健康本源學
人智學的藥劑
人智學的藥劑
三位人智學專科醫師實務工作的治療案例
患者居家照護的外用處置
營養治療
生命史工作
人智學的精神病學與心理治療
關於安慰劑的問題
藝術治療
建築治療
泥塑治療
繪畫治療
音樂治療
歌唱治療
言說治療
治療性優律思美/優律思美治療
人智學的護理與身體工作
律動按摩與身體工作
水療/沐浴治療
波特摩體操與空間動力
治療教育與社會治療
人智醫學的研究
附錄
推薦及進一步閱讀人智醫學相關參考文獻
關於自我用藥的一般介紹與建議
醫師與治療師的基礎專業書籍
治療實務的介紹以及關於心理治療、藝術治療與護理的專業書籍
科學與研究
研究機構
相關網站
註釋
精選書摘
前言
我很高興應歌德館出版部的要求,在此提供關於人智醫學的訊息。因為我身為兒少科醫師不僅要感謝這個醫學給了我專業工作的決定性驅力,而且作為當代見證人,我也能追蹤這種新的整合醫療方向近五十年的歷史。
帶著特殊歷史的個別的人是關注的重點。常規醫學的診斷與治療,和根據特殊製程生產的人智學藥劑、藝術治療、優律思美治療和身體工作、治療教育、生命史工作、社會治療與心理治療一樣,都屬於可能的使用範圍。此外還提供營養諮詢、健康教育以及促進健康的教養來預防疾病。然而,這種醫學特別吸引我的是其內在的社會承諾,它體現在魯道夫•史代納對「醫療保健系統的民主化」1的呼籲中:醫師、藥師、製造商和消費者被要求與患者或公民社會
的代表成為合作夥伴,共同為設計醫療保健系統承擔責任,並且支持為此所需的各種方法和治療自由。
因此,這本書一方面嘗試概述人智醫學的範圍,包括其科學基礎及實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援引具體的治療實例以及居家生病時外用處置的實用技巧。最後是對各領域進一步的參考文獻和資訊網站的綜覽──包括人智學醫院、服務機構、製藥公司、病患組織的網站──使整體呈現更為完備。我要感謝我在專業領域遇到的許多人,他們充滿信任的交談意願,給了我機會致力於發展這種新的治療方向。
我要衷心感謝歌德館醫學部的醫學文獻研究員DagmarBrauer,沒有她的支持和偕同工作,這本書就不可能完成。
米凱拉•葛羅克勒
2017年復活節
歌德館人智醫學部/瑞士多納赫
人智醫學是一種整合的醫療體系。2 人智醫師是有執照的全科醫師及所有專科醫師,他們把自然科學訓練和實踐與人智學的研究互相結合。3 在人智學醫院裡可以派上用場的不僅是常規醫學的能力,還有從人智學知識得出的治療可能性。4
荷蘭的婦科暨全科醫師伊塔•薇格曼(Ita Wegman,1876-1943)和人智學創始人魯道夫• 史代納哲學博士(RudolfSteiner,1861-1925)共同創建了這種新的治療方向。5,6 1921年,薇格曼在瑞士阿勒斯海姆(Arlesheim)開設了第一間診所。後續在德國、瑞士、瑞典和義大利出現了其他診所,至今遍及全球90多個國家地區都有醫療院所和治療服務。
在二十世紀,這種發展與來自遠東的醫療系統並行不悖──遠東醫療系統的出現比基督教早了數千年,如傳統中醫及其脈診與針灸,各種瑜珈式及放鬆技巧,還有如今遍及全
球、源自印度阿育吠陀醫學及佛教的方法(正念技術、身心過程)。另一方面,人智醫學和此前出現的薩穆艾爾•哈尼曼(Samuel Hahnemann,1755-1843)的順勢療法,是歐洲為此一全球努力所做的貢獻,以彌補醫學以純自然科學典範為導向的偏頗之處。
一位人智醫師如何工作?
他會使用常規醫學的藥物──例如:退燒的解熱劑、抑制發炎的消炎藥、降低血壓的降壓藥、抗過敏效果的抗組胺藥、給予所缺內源性物質的替代物抑或是干預神經傳導系統生化過程的安眠藥和精神科藥物──但只有在需要達到快速對症效果時才使用它們。如果這不是絕對必要,那麼他會仔細檢視有其他哪些以調節過程為導向的、來自人智藥學和順勢療法的藥物,或來自外用處置領域及優律思美治療、藝術治療和身體治療等方法可以使用。因為這些方法主要是激活啓動有機體自身的療癒力量和自身活動,7,8,9,10 從而就直
接支持抵抗能力和康復過程。下述流感疫情的例子,或可說明這種以過程為導向的治療多麼有用。當流感發生時,病毒雖然觸發了疾病症狀但並不是其原因。假使病毒是疾病的原因,那麼在疫情期間幾乎所有人都會生病,因為病毒無所不在且傳染力強。然而比例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患病。但即使是十分之一的人會生病,問題仍然存在:為什麼十分之九的人沒有生病?答案很簡單:那些免疫系統穩定、有抵抗力的人,就可以保護自己。身體靜悄悄地動員了免疫防禦系統來抵抗疾病,因此人們並未真正察覺到病毒入侵。然而那些生病的人必須自問:為什麼自己身體的保護功能此時此地失效了,以至於出現嚴重程度不同的流感症狀?(生病的)原因並不容易找到。最單純的情況是體溫過低/感冒受涼,是由於寒流來襲而衣著不足、或長時間暴露於穿堂風所引起的,因為體溫過低的有機體是繁殖病毒的最佳環境。11 但也可能是由於長期睡眠不足,或是長期營養不良或飲食不健康,或太少鍛鍊身體而導致虛弱。然而也可能是心靈層面的原因。那些情緒低落或是苦於自我懷疑、感到無聊、無精打采、灰心喪氣、擔憂焦慮、或經常處於壓力的人,比起那些有正向積極的情感、有一定程度的內在平靜且「自我悅納」的人更容
易生病。正向積極的情感有免疫激活的作用,負面消極的情緒則有相反的效果。或者說,(生病的)原因在於靈性的體驗、與自己相處的體驗。因為它最終取決於一個人允許負面情緒持續多久,或者是他是否缺乏抗壓性。必須發生什麼事,才能使人重新獲得正向的身分認同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即使仍處於悲傷或不利的情況?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本身的自我狀態、自我價值感以及形成自我認同的方式。那些能夠把自己的生活、命運裡所有的高峰與低谷視為個人發展道路的人,都會在任何情況下找到此時此地可以學習或做事的動機。關於復原力的研究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證據,證明了一個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和選擇的生活方式,對身體與心魂的健康狀態有多大程度的影響。12 令人感動的例子還有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1905-1997)的《儘管如此,對生命說“是“》(Trotzdem Ja zum Leben sagen)、雅克•盧瑟蘭(Jaques Lusseyran,1924-1971)的《再度找到的光》(Daswiedergefundene Licht)或Hans Jonas(1903-1993)的《奧許維茲之後的上帝概念》(Der Gottesbegriff nach Auschwitz)等書。儘管這些人自己不得不忍受或親眼目睹所有不人道的事情,讓他們活下來的理由,是對自身不可磨滅的靈性存在與命運的覺醒及增強的確信。這就是為什麼新教神學家DietrichBonhoeffer(1906-1945)能夠在被處決前幾個月寫下如今舉世聞名的跨教派的祈禱文,其力量和作用僅透過閱讀就能使人深受觸動:
受到良善的力量奇妙的庇護
我們滿懷信心期待將臨之事
上帝無論晨昏與我們同在
必然如此,每個新的一天都是。13
當今無數難民的命運同樣見證了巨大的(堅韌)力量,這種力量建立在對上帝、對自己和對命運的信任上,使人在最大的苦難中也能活下來。生存的意志和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有如此強大的作用,以至於免疫系統無視一切必須承受的傷害,例如過度疲憊、酷熱、寒冷、食物和水的匱乏、恐懼和暴力。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治療流感──尤其是在無法真正確定病因的情況下,因為患者自己還不清楚或不願意談論它們的時候?無論如何,認真對待疾病的訊息並創造一個修復和靜心的時間是有意義的。與之相反,試圖用退燒止痛藥儘可能快速地抑制症狀,以便繼續如往常一樣繼續生活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當某些關鍵事務仍需完成或處於危急關頭、之後
才能考慮必要的復原時間時,才適合使用這些藥物。無論如何,支持建立必要的新的健康平衡十分重要。因此我們需要能做到這一點、以過程為導向在發揮作用而非僅僅是對抗症狀的藥物。
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1493-1541)已經將上述疾病和療癒的五個原因領域描述為quinque entibus(五個實體)14,15。據此,疾病和療癒會以五種不同的方式發生:
1. 從外部作用在身體-物質層面
2. 在自我調節和生命過程的領域
3. 在心魂體驗的層面
4. 在自我的自我效能領域
5. 透過我們思考和感受自己、世界和他人的方式,
以及塑造我們的生活所依據的世界觀或靈性取向。
頁224 圖版來源(勘誤如下)
頁14 左圖 (Ita Wegman Institut, Arlesheim)
頁14 右圖 (Verlag am Goetheanum)
頁27, 30, 31, 34 (Wikimedia Commons)
頁31 右圖 (©Fotolia.com)
頁32 (Creative Commons GNU-FDL)
頁33 (©Shutterstock) (MN studio)
頁45 (Glöckler, M., Langhammer, S., Wiechert, C.:Education – Health for Life.
Anthroposophic Medicine Foundation and MedicalSection of the Goetheanum,
Dornach 2006)
頁48, 51, 54, 62, 160 (©MedizinischeSektion am Goetheanum, Dornach)
頁63 (©Salumed-Verlag)
頁95 A. Maslow、A. Antonovsky (Wikimedia Commons);V. Frankl (© Prof. Dr. Franz
Vesely);H. Jonas (©Isolde Ohlbaum)
頁59, 60, 100, 184 (無可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