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織錦 COSMOSWEAVING
Read On 樂讀閱讀 / 其它
PG001宇宙記憶
Cosmic Memory: The Story of Atlantis, Lemuria,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Sexes
NT$330

地球與人類的阿卡夏史前紀錄

宇宙記憶:地球與人類的阿卡夏史前紀錄

COSMIC MEMORY

作者:魯道夫.史代納

原文作者:Rudolf Steiner

譯者: 默然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2/01/17

 

本書特色

★人智學創辦人史坦納,透過靈視解密自阿卡夏檔案的人類大歷史

★顛覆科學與史學的世界觀,飽覽人類心靈與宇宙交織演化的歷程

★靈修思潮的重要引介者胡因夢,鄭重引薦、親自審修


選擇數量:


產品說明僅供內部教育以及特定人士閱讀,切勿用做廣告宣傳用途!如欲閱讀產品說明請先登入會員。

內容簡介

阿卡夏檔案記載的地球大歷史首次中文化

透過解讀史前文明的興衰與人類根族的奧祕

確立了人類演化發展的真實路徑

 

  本書是人智學與華德福教育的創立者史坦納,透過靈視解讀阿卡夏檔案而寫成的史書。全書重現了自地球誕生到有歷史可考的年代之間的史前史,包括對亞特蘭提斯人與勒姆利亞人究竟如何起源、有何成就與命運的靈視調查。這些早已「消失」於史前的卓越人類根族,發展出了善惡觀念,開始有能力操縱大自然的原力,為人類後續的律法和倫理系統奠定了基礎,並且從原本的單性別狀態分化出性質各異卻又互補的男女兩性力量。由此,數世紀前的人類達到了藝術、知識和精神上的最高造詣。

 

  《宇宙記憶》為「人」的生命提供了一個真切的基礎,讓我們認知到自身的價值、尊嚴和真正本質,並啟示了人與周圍世界的關聯,揭露了我們的最高目標以及真正的命運。本書也收錄〈主禱文的奧義研究〉,引領我們領略史坦納對宗教與生命的深刻洞見。

 

  一本人生中不可不讀的書,它攸關你生命真正的源頭!

  ──胡因夢/本書審修者

 

  魯道夫.史坦納引領我們看到,人和宇宙之間難以析離的關聯構成了生命演化的根基。我們今日世界的誕生是由人類的參與所促成的,因此人的作為直接關係著宇宙最終的命運……如果人類想要為自己創造出足夠可靠的未來,就必須回溯「人類」二字的高貴起源,以及他所走過的一切真實的演化歷程……通過研究史坦納的作品,我們可以對人類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一個清晰、合理又全面的認識。——保羅.艾倫(Paul M. Allen)/本書英譯本譯者(摘自英譯本導言)

 

目錄
第一部 宇宙記憶
【第一章】靈性科學映照下的當代文明
【第二章】來自「阿卡夏紀錄」的訊息(前言)
【第三章】我們的亞特蘭提斯祖先
【第四章】由第四根族邁向第五根族
【第五章】勒姆利亞根族
【第六章】性別的分化
【第七章】性別分化前的最後時段
【第八章】海波伯利安與普樂利安時期
【第九章】現今地球的開端:太陽的撤出
【第十章】月球的離析
【第十一章】一些必要的觀點
【第十二章】地球的源起
【第十三章】地球與其未來
【第十四章】土星的生命
【第十五章】太陽的生命
【第十六章】月亮上的生命
【第十七章】地球期的生命
 
第二部 主禱文的奧義研究
【附論】關於魯道夫.史坦納的真相/拉爾夫.懷特

 

書摘

【第二章】來自「阿卡夏紀錄」的訊息(前言)

  藉由通行的歷史學資料,我們僅能獲悉人類史前史的一小部分。這些資料只闡明了人類漫長發展歷程中幾千年的情況而已。考古學家、古動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們教給我們的東西其實十分有限。另外有一點也非常重要:一切奠基於外在證據的觀點或論述都是不可靠的。我們只需要回顧一下那些不算太久遠的例子,看看每當有新的歷史證據被發現時,先前的相關事件或人物的描繪是如何被修改的。

  只要對比不同的歷史學家對同一事件的描述,我們就會發現當前的歷史學基礎有著怎樣的不確定性了。經由感官所覺知到的一切外在事物全都受限於時間,而時間也會摧毀那些源自於它的事物。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歷史依靠的也是那些在時間中被保存下來的證據。即使這些證據看起來令人滿意,但無人能確保最本質的部分被存留了下來。

  所有在時間中顯化出來的事物皆源自永恆,但永恆無法被人類覺知到,儘管如此,通向它的大門一直向人敞開著。他可以發展那些沉睡於他內在的力量,由此而體悟到永恆的世界。有幾篇登在《周期》這份刊物中,標題為〈如何獲得對更高層世界的認識?〉(Wie erlangt man Erkenntnisse der hoheren Welten?)的文章 ,便提到了這部分能力的發展。

  我在這些文章中也談到,當一個人以文中建議的方式拓展其感知力時,便可能洞見到感知無法觸及的歷史事件,時間無法摧毀的無形紀錄;他將不再受限於歷史知識的外在證據。

  他從瞬息即逝的歷史滲入到了永恆的歷史中。事實上,這些歷史是以不同於一般的史記文字記錄下來的。在靈知主義和神智學中,它被稱為「阿卡夏檔案庫」。我們的語言只能十分模糊地解釋這個概念,因為語言能呼應的僅僅是感官能及的世界。語言一經表達便已受制於我們的認知。對於尚未被更高層智慧所啟蒙的人來說,藉由自身經驗的確很難被說服有另一個屬靈世界的存在,而那些已受啟蒙的入門者也很容易被視為幻想家,如果他們不是被賦予了什麼更糟的稱謂的話。
一個能洞見到屬靈世界的人自然會知道過往事件的不滅本質。他眼中的那些往事並不是死氣沉沉的古老見證,而是以「活生生」的狀態在躍動著。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歷史在他的面前重演著。

  那些已被啟蒙而開始「閱讀」這些生動劇本的人們,可以追溯至比人類的外在歷史要久遠多的遠古史。他們藉由直接的靈性洞見對當時的歷史進行了更準確可信的描述。為了避免可能發生的誤解,我必須申明靈性洞見並不是毫無謬誤的。這種洞識力也可能犯錯,以不夠精確、有偏差或錯誤的方式被運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永遠正確的,無論登上了怎樣的高度。

  因此,每當看到一些由不同靈性管道所獲取的資訊彼此不相吻合的時候,我們也不必過於反對此種探索方式。可以確定的是,由靈性洞見取得的訊息的可靠度,遠遠大於由「正常」感知力所搜集到和認定的那些外在證據。不同的已啟蒙者所獲知的有關人類歷史及史前史的資訊,基本上說法都是一致的,而且這樣的歷史和史前史在一切密修學派(mystery schools)中都有相關記述。幾千年來這些記述的一致性程度,甚至令那些身處同一世紀卻仍在互爭長短的歷史學者們望塵莫及。這些已徹底領受啟蒙的人們在不同時空所傳述的訊息,基本上內容都是相同的。

  在這些介紹之後,我們將分享阿卡夏紀錄中的幾個篇章。首先要描述的是在現今的美洲與歐洲之間曾存在過的亞特蘭提斯大陸所發生的事件。地球上這個現今是海洋的區域曾經是一片陸地,而現在它已經成為大西洋的海床。柏拉圖(Plato)提到過那塊陸地的遺跡—波塞冬島,它位於歐洲及非洲大陸的西部。在斯科特 - 艾略特(W. Scott-Elliot)所著的《亞特蘭提斯和消失的勒姆利亞大陸》(Story of Atlantis and the Lost Lemuria)一書中,讀者可以瞭解到大西洋的海床曾經是一整片陸地,它見證了一個古老文明大約一百萬年的興衰史。可以確定的是,那個遠古文明與我們現今的文明截然不同,而那塊大陸最後的遺跡於西元前一萬年左右沉入了海底。

  本書中我們會對斯科特 - 艾略特所講述的內容進行補充。他在書裡側重地描寫了亞特蘭提斯人所經歷的外部事件,我們則會細述他們的靈性特質和外在經歷底層的內在本質。

  因此讀者朋友們,你們可以試著想像一個距離我們有一萬多年的古老文明,已經在之前延續了大約一百萬年。這古老文明不僅生發於現今大西洋海域所覆蓋的那片陸地上,還發生在現今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大陸的臨近地帶。這些地區後續出現的事件皆是由此遠古文明發展而來。

  今天我仍須對這些資訊的來源保持沉默。如果你們能夠對這些源頭的事跡有所瞭解,就會明白我這麼做的原因了。但也可能很快會有一些打破這種局面的事情發生,而人們也將開始瞭解在神智學運動的背後究竟蘊藏著怎樣的知識和智慧。不過,這完全取決於我們當代人對這些事情的態度。

 


 

【第三章】我們的亞特蘭提斯祖先(節錄)

遠古亞特蘭提斯人與現代人的差異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這是因為我們的認知全然受到了感官的限制。這些人類先祖與我們的差異不僅體現在外貌上,更呈現在心靈能力上面。他們的知識、技藝乃至整個文明,都和我們今日能夠觀察到的截然不同。

  回溯至亞特蘭提斯最早期的階段,我們會發現當時的人類有著和我們相當不同的心智能力。現今社會的一切生產所仰仗的邏輯推理和數學結合律,是早期的亞特蘭提斯人完全不具備的才能。他們擁有的是高度發達的記憶力,這是他們最為突出的智能之一。舉例來說,亞特蘭提斯人不像我們一樣能學習特定的數學法則或進行運算。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什麼是「乘法口訣表」,也沒有人會背誦三乘四等於幾,但是當他們遇到像現代人這樣需要進行運算的情況時,卻同樣有能力應對,因為他們能憶起以往發生過的、與此相同或類似的情景。他們仍舊記得先前的情景中事物是如何運作的。

  而我們必須知道每當有機體發展出新的能力時,某項舊的能力就會喪失原本的效力和敏銳度。相較於亞特蘭提斯人來說,我們現代人的邏輯推理和演算結合能力變得更強,但記憶力的部分卻退化了。亞特蘭提斯人是圖象式思考,現今的人則是概念式思維。當一幅外在圖景映入亞特蘭提斯人的內在心魂(soul)時,他會憶起許許多多曾經歷過的類似場景。他是透過記憶來引導自己產生判斷的。

  一粒穀物種子的內核中蘊藏著一股能量,這股能量促使根莖從核中萌發生長。大自然可以喚醒這沉睡於種子中的勢能,現代人卻不能隨意使其發生。我們必須將種子植入泥土裡,然後寄望大自然的力量能喚醒它。但亞特蘭提斯人卻擁有不同的能力,他們知道如何把一堆種子中蘊藏的力量轉化為科技能源,如同我們開發和利用一堆煤炭中所儲存的熱能一般。亞特蘭提斯人種植作物不僅僅為了食用,也為了開發其中的能量供給工商業用途,就像燃燒煤炭轉化其熱能一樣,他們可以「燃燒」作物的種子,將其中蘊含的生命力轉為科技用的能源。當時可短距離飄浮於地面上的飛行器便是由這樣的能源所驅動。這些飛行器是在低於亞特蘭提斯山脈高度的範圍內航行的,而轉向裝置可以幫助它們飛越山脈。

  讓我們想像一下在時間的長廊中,地球的狀態已經發生了巨變。上述的飛行工具在現今的地表環境下是完全無法運作的,因為當時地球的大氣密度遠高於現在。縱使現今的科學理念可以輕易設想出亞特蘭提斯更高密度的空氣狀態,但必須注意的是這種科學推理方式並不能作為確知此類事實的途徑,理由是科學與邏輯思考永遠無法斷定何者可能、何者不可能;它們唯一的功能是解釋那些已被經歷和觀察所確定的事。上述的大氣密度一事在奧密體驗(occult experience)中乃確定無疑的事實,如同現今我們通過感官能夠覺知到的任何現實一樣。

  同樣可以確定的還有另外一件事,它可能令現代物理學和化學領域的人士更為費解。當時整個地表的水比現今要稀薄許多,由於這種稀薄性,當時的水可以經由亞特蘭提斯人使用的胚芽能量予以引導,然後應用於科技服務當中,但就現今而言這樣的技術是不可能實現的。由於水密度的升高,現代人已經無法像亞特蘭提斯人那樣,以無比靈巧的方式對其進行移動和導引。

  經由上述的這些事實我們想必已充分感受到,亞特蘭提斯文明基本上與現代文明是截然不同的。不難想像當時人身的物質屬性也和現今的不同。亞特蘭提斯人攝入水以供體內固有的生命力使用,和現今人類的物質身吸收水分的方式有很大差異,也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夠有意識地利用體內的能量。可以這麼說,他們具有在必要時提升體內物理能量的功力。為了對此有一份準確的理解,我們必須知道亞特蘭提斯人對疲勞和能量損耗的概念與我們是相左的。

  可想而知亞特蘭提斯期的聚落也和現今的城市形態完全相左。與現代人遠離自然的群居情況正好相反,當時人類聚落裡的所有事物仍處於和自然融為一體的狀態。我們舉一個和當時的情景較為接近的比喻,在亞特蘭提斯初期(大約是第三亞根族中期),人類的聚落就像是一座座花園似的。人們居住的房屋是以樹木的枝幹精巧編織而成,手中所造的一切皆源於自然,同時也感覺和自然息息相關。因此,當時人們的社會意識也和我們有所不同,畢竟大自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有的。當時的人們認為依自然而建的一切事物均屬公有財產,就像現代人認為自己所造的皆源於自身的獨創性和才華、應該被視為個人財產一樣。

  對亞特蘭提斯人具備的精神及物質能力有所瞭解之後,我們便可進一步感受到在亞特蘭提斯之前更為久遠的年代裡,人類生活的圖景中只有一小部分與我們現今的相似。在時間的長河裡,不僅僅是人類,連同周遭的自然界也都經歷了巨大變化。動植物的形態以及整個地表環境都在改變,一些曾經有物種棲居的地區遭到了毀滅,另外的某些區域則存留了下來。

  亞特蘭提斯人的祖先曾生活在一片早已消失的陸地上,其主要區域位於現今亞洲的南部。在神智學的文獻中,他們被稱為勒姆利亞人(Lemurians)。經歷了一系列不同階段的演化之後,勒姆利亞人中大部分成員的發展開始衰落—他們成為了「矮人」(stunted men),而這些矮人的後代至今仍在地球的一些區域繁衍著。他們就是我們所謂的「野蠻部落」。只有一小部分的勒姆利亞人邁向了進一步的演化──亞特蘭提斯人便是由此誕生的。

  後來相似的歷史開始重演,亞特蘭提斯絕大部分人逐漸衰敗,另外一小部分則成為了包括現代人在內的亞利安人(Aryans)的祖先。靈性科學將勒姆利亞人、亞特蘭提斯人及亞利安人命名為人類的三個「根族」(Root Race)。在勒姆利亞之前人類曾歷經兩個根族的演化,而在現今的亞利安人之後,未來我們還會經歷兩個根族的進化。因此,人類總共有七個根族的演化歷程,而且都像勒姆利亞、亞特蘭提斯及亞利安三個根族之間的承襲方式一樣,但身心特質和先前的有著很大的差異。例如,亞特蘭提斯人最突出的部分是發展出記憶力以及和記憶相關的特質,而現階段的亞利安人則是拓展出思維能力以及所有和其相關的特長。

  每個人類根族的發展都需要七個階段的演化歷程。初始期的主要特徵仍處於萌芽狀態,爾後會趨近成熟,最終走向衰退。每個根族期的人類又劃分為七支「亞根族」(Subrace),但不要以為既有的會在新的誕生時突然消失,事實上每一支亞根族都能維持長時間的存在,因此我們會發現屬於不同演化階段的人們同時都生活在地球上。

  亞特蘭提斯第一亞根族是從勒姆利亞的一群進化潛力很高的領先者發展而來。勒姆利亞人的記憶力還停留在相當初階的狀態,而且是在演化末期才開始出現的能力。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儘管當時的人能夠在頭腦中形成對所經歷事物的想法,但並不能儲存這些想法──他們會立刻忘記剛剛經由頭腦所呈現給自己的東西。雖然如此,勒姆利亞人仍舊生活在一定程度的文明中。他們擁有工具、直立的房屋等等,但這些並非得益於他們自身的概念化發展,而是源自一種本能的心智驅力。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該將這種驅力類比為現今的動物本能,因為勒姆利亞人擁有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能力。

  在神智學的記載中,亞特蘭提斯的第一亞根族被稱為莫哈爾人(Rmoahals),這個根族的記憶主要是導向生動的感官印象。眼睛看到的顏色和耳朵聽到的聲音,開始在莫哈爾人的心魂中產生深遠的迴響。由此,莫哈爾人發展出他們的勒姆利亞先祖未曾瞭解過的「感覺」,例如對過往之事的依戀。

  伴隨著記憶的延伸,人類的語言也開始跟著發展。過去由於人們無法保留以往的記憶,因此也無法藉由語言媒介就過往經歷進行交流。在勒姆利亞的終期,人最初的記憶開始出現,於是為過往見聞之事命名的能力便有了誕生的機會。人們只有在能夠憶起過往的情況下,才得以運用事物被賦予的名稱。

  因此,亞特蘭提斯根族期是語言發展的開端。語言在人類心魂和外在事物之間搭起了橋樑。人們開始於內在產生話語(speech-word),而這些話語是對應於種種客體的。透過語言這個媒介人與人也產生了新的交流聯繫方式。的確,莫哈爾人這些能力的發展尚屬早期階段,雖然不成熟,但顯然有別於他們的勒姆利亞祖先。

  最早的亞特蘭提斯人在心魂中仍保有和自然原力連結的某種能力。跟後繼的人類種族相比,莫哈爾人與周遭大自然存有的聯繫更為密切,而心魂也比現代人更能夠和自然原力緊密連結。因此,莫哈爾人說出的話帶有大自然的力量。他們的語言不僅可以為事物命名,還能對所指向的事物及人類同伴產生一股作用力──莫哈爾人的語言不僅具有「意義」,還有「力量」。

  「語言有著魔法般的效力」這句現代人常用的比喻,對莫哈爾人來說是十分確切的事實。當莫哈爾人說出一句話時,會產生一股和對應的客體十分接近的力量。所以當時的人類語言是有療癒力的,它們能夠促進作物的生長、馴服狂怒的動物或產生類似的效應。但是在亞特蘭提斯後續亞根族的演化歷程中,這些能力卻逐漸衰退。我們可以說人類逐漸失去了原本旺盛的力量。

宇宙織錦 COSMOSWEAVING Copyright © 201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